缅甸妙瓦底诈骗园区受害者证词曝光:曼谷外国记者协会展览揭示边境人口贩运惨剧
曼谷外国记者协会(Foreign Correspondents’ Club of Thailand, FCCT)近日举办了一场专题展览,聚焦缅甸边境妙瓦底镇诈骗园区的受害者故事。该展览通过受害者亲身讲述的证词和相关影像资料,深刻揭示了在缅甸边境卫队(Border Guard Force, BGF)和民主克伦佛教军(Democratic Karen Buddhist Army, DKBA)控制区域内的人口贩运受害者所遭受的极端虐待与苦难。这些证词不仅记录了受害者被诱骗、拘禁和强迫从事电信诈骗的经历,还暴露了当地武装势力与跨国犯罪网络的勾结,引发国际社会对东南亚地区人权危机的广泛关注。
今年以来,已有超过12,000名外国受害者从泰缅边境的妙瓦底镇诈骗园区中获救,并被安全转移至泰国境内。这一数字虽已创下近年新高,但据相关国际组织估算,它仅占缅甸境内所有人口贩运诈骗园区中被困总人数的约10%。许多受害者来自中国、印度、菲律宾、埃塞俄比亚、肯尼亚等多个国家,他们往往通过虚假高薪职位诱饵,从泰国曼谷或清迈等地被跨境贩运至妙瓦底的封闭园区,如臭名昭著的KK园区和太昌园区。这些园区表面伪装成经济特区或娱乐场所,实则充斥着暴力、酷刑和器官贩卖的黑暗交易。
此外,那些侥幸从诈骗园区逃脱并等待遣返的受害者,在正式返回各自国家之前,通常需在边境临时营地中滞留数月之久。这些营地条件简陋,缺乏基本卫生设施和安全保障,受害者们面临饥饿、疾病和心理创伤的持续折磨。民间社会组织“人口贩运受害者援助网络”(Civil Society Network for Victim Assistance in Human Trafficking, CSNHTV)作为推动遣返行动的核心力量,报告称其中孕妇和患有慢性疾病的妇女尤其脆弱,她们往往无法获得及时且充足的医疗保健服务。例如,一些孕妇在营地中因营养不良和感染而面临流产风险,而患病妇女则因缺少药品和专业护理而病情恶化。该组织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更多人道主义援助,以缓解这些脆弱群体的困境。
CSNHTV进一步指出,这些受害者不仅得不到法律保护,反而常常被当局或媒体贴上“诈骗犯”的污名化标签。这种误解源于诈骗园区的运作模式:受害者被武装分子强迫参与“杀猪盘”或投资诈骗等犯罪活动,一旦被解救,他们便被视为共犯,而非无辜受害者。这种标签化导致他们遭受进一步的基本人权侵犯,包括任意拘留、拒绝庇护和社交歧视。组织负责人强调,许多受害者因恐惧报复而不敢公开身份,甚至在遣返后仍面临心理阴影和经济困境。
为唤起公众意识并推动政策变革,曼谷外国记者协会此次展览汇集了多位人口贩运受害者的真实证词。这些证词以匿名形式呈现,包括手绘图画、录音访谈和偷拍视频,详细描述了受害者在妙瓦底园区内的地狱般生活:从被电击拷打、长时间饥饿,到被迫目睹同伴遭受器官摘除或死亡的恐怖场景。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年轻男子在证词中写道:“他们把我们关在没有窗户的房间里,每天工作18小时,如果业绩不达标,就会被吊起来用电棍殴打。我以为那是工作机会,却成了活死人。”另一位中国受害者则回忆道:“园区里到处是血迹,逃跑的人被当场枪杀。我们不是罪犯,我们是奴隶。”这些震撼人心的叙述已在泰国和国际媒体上引发热议,促使泰国政府加强边境巡逻,并与缅甸军方及中国当局协调更多联合救援行动。
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受害者遭遇的集体控诉,更是呼吁全球合作打击跨国人口贩运的平台。CSNHTV表示,随着泰国实施“断电、断网、断油”等针对性措施,妙瓦底诈骗园区的运作已受到重创,但根除这一罪恶网络仍需长期努力。展览预计将持续至11月中旬,欢迎公众和媒体人士前往曼谷外国记者协会参观,以加深对这一人道危机的理解。









